从近日召开的山东省潍坊市土地整理和村庄改造工作会议上获悉,未来5年内将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对全市600个村庄进行改造,腾出土地5万亩以上。
潍坊市土地整理和村庄改造潜力巨大。去年潍坊市开展了宅基地专项整治和空心村改造试点工作,调查了9341个村,宅基地211万宗,村庄总面积173万亩,宅基地占地面积82.5万亩,宅基地占村庄总面积的48%。一户多宅、空闲宅基地和非本村户口人员占用宅基地达16万宗,占地面积6.3万亩。村庄改造后节地率一般为30%左右,通过村庄改造潍坊市可节地50万亩左右。另外,潍坊市现有废弃的工矿用地、低效利用的企业用地和乡镇合并后空置土地等可利用的集体建设用地约2.7万亩。潍坊市村庄改造的具体任务目标是,从2009年至2013年,全市改造村庄600个左右,力争腾出土地5万亩以上。
潍坊市要求,各县市区要因地制宜选择村庄改造方式,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式。
一是迁村并点型。包括三种情况:(1)位于县市区城乡结合部的村庄,可将村庄改造纳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范围,建设高标准住宅小区,使村庄变社区、农民变市民。改造后腾出的土地,可全部用于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2)位于小城镇周围的村庄,结合小城镇建设,使农村居民逐渐向镇驻地集中,节约的土地可建立产业聚集区,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和就业。(3)对于远离城镇、居住分散、自然村较多和工副业不发达的村庄,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可将几个自然村规划合并到一起,集中建设中心村。
二是整体搬迁型。对于地处边远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水利工程建设影响区、核心风景区、水源保护区等生产生活条件较差、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农村居民点,整体搬迁到自然条件好、交通便利,适宜定居的区位,对原有村址进行复垦。
三是原址改建型。主要是指原村庄占地面积大、土地闲置率高的空心村,通过对旧村改造整治,最限度地减少闲置土地,用于城镇建设。
土地整理和村庄改造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土地整理规划、拆旧建新规划、建房资金补助、居民区设计和复垦土地再分配,都要组织公开听证,经过民主程序,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