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特约记者沈良斌)“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现在可以下种了。”宣威西泽乡石城河现代蔬菜基地老板张绍兴说。近日,记者来到宣威市西宁街道、西泽乡、务德镇、来宾街道等乡(镇、街道),山区的土地全部翻犁完毕,地上有三分之一的土地已经盖上了地膜和安装了高效农业设施。
“今年通过土地流转,全乡已引进4户龙头企业发展高效农业,目前流转土地面积达12000亩。”在西泽乡新建村委会猕猴桃种植基地乡党委书记王陆巧说。
“去年培育中药材种苗80万株市场供不应求,今年计划达120万株,但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宣威市农硕农特产品开发有限公司陶春燕告诉记者。
今年,宣威市以抓好粮食生产“稳面、提质、增效”为工作主线,调优粮食生产结构,调好生产方式,调顺产业体系,增加马铃薯、特色经作、杂粮杂豆种植面积,适当调减玉米面积,认真抓好物资储备、市场整治、科技培训、样板地块落实等环节,打好春耕生产第一仗,为全年粮食生产再夺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记者从农业部门了解得知,该市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深化种植业结构调整:一是农作物种植结构与市场需求主动接轨。农民主动适应市场的生产趋势进一步良好,玉米种植面积下降,经作面积扩大,优良品种增多,样板引领作用持续保持。截至目前,宣威落实粮播面积286万亩,玉米面积从132万亩调减为127万亩,新增辣椒和中药材面积5万亩。二是规模化种植程度进一步提高。全市培育百亩以上马铃薯种植大户106户,面积达6.96万亩,同比增1.8万亩,增38%;百亩以上玉米种植大户和企业8户,面积达12600亩,同比增1080亩,增8.5%。落实百亩以上特色经作示范基地157片,同比增30片,增24%。三是品种结构更加优化。适应于生猪饲料加工的玉米品种和淀粉含量高的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种植面积增大,带有穗腐和品质差的玉米品种及低淀粉的马铃薯品种种植面积呈现下降趋势,品质优外观好的经作品种大幅增加。
紧扣春耕备耕工作和农用物资保障,该市积极做好化肥、种子、农膜、农药等农资调度,同时搞好科技培训,举办科技讲座,印发科技明白书,认真做好春耕种植的蓄水工作,保障春耕生产中能按时种植。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机耕面积56万亩,其中深松1.5万亩,机播面积2.1万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