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聚焦三农
农业信息化助推新农村建设
发布日期:2009/3/6 13:31:25 
 

     农业信息化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对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给予了高度重视。各级农业部门要站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将农业信息化建设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全局视野谋划各项工作,落实各项任务,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全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体系。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科学指导各级农业部门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工作,按照《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部署,结合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需要,农业部组织有关专家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全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2007—2015)》。

    框架主要由作用于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人才队伍、服务与应用系统,以及与之发展相适应的规则体系、运行机制等构成。主要任务包括以信息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以信息化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乡村两级信息化服务组织。此外,框架还从组织领导与协调、健全法规与标准、资源整合与技术研发、投入与运营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

     框架要求各地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完善运行机制,实现多方共赢,服务亿万农民”的基本原则,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核心,以优化配置信息资源为基础,以开发应用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提升信息服务能力为重点,不断提高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用信息技术装备农业,对于加速改造传统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要进一步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实现涉农信息资源的整合,推动农业信息数据收集整理规范化、标准化。

   目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都非常注重国际农业信息的采集。近年来,农业部门在国际信息采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比如搭建了中国农业外经外贸信息网、翻译了部分国际农业信息、开发了部分国际农业数据库等等。

    要充分发挥市场信息引导生产、影响市场、服务农民的作用,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在高度重视农产品生产的同时,要更加关注市场、研究市场,不断改进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方式。近年来,农业部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发布工作,从2003年开始,按年度制定《农业部农村经济信息发布日历》,推动部内各单位信息资源一个“出口”对外,取得了明显效果。为提高农产品市场透明度,发挥好信息引导生产与市场的作用,农业部2007年建立了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信息月度发布制度。今后农业部将按月定期或不定期地发布主要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信息,服务广大农民和消费者。

    三是要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金农”工程、“三电合一”工程和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

    “金农”工程作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12个重要业务系统之一,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构建三个应用系统,开发两类信息资源,强化一个服务网络,简称“三、二、一”,即建设农业监测预警系统、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农村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开发整合国内、国际农业信息资源;提升中国农业信息网的支撑能力,建设延伸到县乡的全国农村信息服务网络。目前,“金农”工程已进入实施阶段。

    “三电合一”信息服务综合利用电视、电话、电脑等信息载体,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开展信息服务。在现阶段我国农村计算机网络普及率低的情况下,“三电合一”是提高信息服务覆盖面的好办法。2005年至今,农业部已在2个省、41个地区、162个县建设了信息服务平台,加上地方各级农业部门自己建设的平台,目前信息服务覆盖面超过500个县。

    此外,要加强农村一体化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服务模式,启动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

     为了做到农业系统上下联动,近日农业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农业信息发布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有关要求,结合“金农”工程、“三电合一”工程和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实施,进一步加大农业信息发布工作力度,更好地服务亿万农民。

    四是要坚持以政府主导为前提,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

    农业信息化必须依靠两方面力量,即政府推动和社会广泛参与。要充分发挥各类社会资源特别是企业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邮箱: nongyou1996@126.com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高区营口路1号
电话:0631-5626025 5626026  
鲁ICP备05011157号   

鲁公网安备 371003020000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