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聚焦三农
城乡一体化浓墨绘出亮丽新画卷
发布日期:2009/3/6 13:43:00 
 

  “现在的生活啊,可真是一天比一天好啊!你看,现在农村跟城市差距已经不大了,要啥有啥。特别是俺们农民的收入在不断增加,现在不管从居住环境还是生活条件上来说,俺们跟城里人相比也差不了多少啊!你说,这心里能不高兴吗?这得感谢党的好政策啊!”1月5日上午,在浚县钜桥镇采访时,一些农民围着记者高兴地说。

   是的,正如这些农民所说,2007年,在鹤壁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全市广大农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农村和城镇相互促进,不断融合,实现了协调发展。

  以“六项工程”为抓手,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鹤壁市大力实施了交通便民、沼气入户、安全饮水、生态环保、信息服务、连锁超市等“六项工程”,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不断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市城乡一体化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共完成620公里“村村通”公路和10座桥梁的建设任务,全市公路总里程累计达到4270公里;25个乡镇客运站全部启用,其中15个乡镇客运站已正常运营;新建17053座户用沼气池,全市户用沼气池累计达到35964座,全市沼气入户率达到37.2%;建成安全饮水工程35处,解决了58个行政村共8.3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全市通自来水的行政村达到了598个,占行政村总数的68%。

   此外,鹤壁市还完成造林绿化7.22万亩,为年度任务6.6万亩的110%;新建、完善平原林网45万亩,为年度任务35万亩的128.5%;15个重点示范村的绿化实行了统一规划、统一供种苗、统一指导,基本上达到了“村在林中、户在树中、人在景中”的目标。

   为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去年我市25个乡镇全部建成了“农民信息服务站”;新建20个村级信息文化中心,全市村级信息文化中心累计达到70个;农村电话入户率达到68%,实现了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的目标,全市广播覆盖率达到100%;新建农村连锁超市66个,全市农村连锁超市累计达到510个,占行政村总数的58%。

   这一系列举措让农民心里乐开了花,不少村民都说,现在农民吃穿住行样样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些方面比城里都好呢!

  以“民生工程”为抓手,狠抓社会事业发展,农民群众享受公共服务的水平进一步提高

  “‘民生工程’是大事。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中,我市从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入手,扩大公共事业在农村的覆盖面,不断提高农民群众享受公共服务的水平。”采访中,谈起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如是说。

   去年以来,我市共撤并、调整中小学21所,基本形成了高中教育向城镇集中、初中教育向乡镇与区域中心村集中、小学(含教学点)合理分布的教育布局。全市25个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已全部完成;25个乡镇已全部建成流动图书室,并购置了一大批图文并茂、符合学生阅读心理的书籍;全市664所农村中小学校远程教育设备全部配套。

  为进一步提升卫生事业的层次和水平,2007年我市新建200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全市标准化村卫生室累计达到了300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我市两县三区实现了全覆盖,农民平均参合率在92%以上。

   在文化建设上,目前有6个乡镇文化站正在建设中,35个村文化大院已建成并配送了物品,其余11个正在建设。去年全市各类培训机构年培训能力达到了5万人,全市有35%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非农产业就业。

   去年,鹤壁市进一步扩大了低保覆盖面,实现了乡乡都有敬老院的目标。现今这些敬老院已全部竣工,投入运营后,全市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可达到40%以上。

  以现代农业为抓手,狠抓农民收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坚持用现代装备、技术、理念改造、发展农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而增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在新农村建设中,鹤壁市始终坚持了这一指导思想。

   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农增收的进程中,我市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以新技术改造农业。据统计,我市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前三季度增幅24.8%,预计全年可达到5000元左右,同比增长20%,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已成定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06年的2.24:1降低到去年前三季度的2.09:1,预计年底不超过2.2:1,呈持续缩小态势。

   为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我市还以典型示范为抓手,狠抓村容镇貌建设,充分发挥重点镇和示范村的示范带

 
邮箱: nongyou1996@126.com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高区营口路1号
电话:0631-5626025 5626026  
鲁ICP备05011157号   

鲁公网安备 371003020000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