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经管理信息化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也是一项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民心工程”。因此,为全面贯彻国家关于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部署,按照省农经管理总站的要求,结合我县农经管理工作的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国家关于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战备部署,紧紧围绕省、市农经管理工作的要求,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农经体系的作用,努力加快我县农经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步伐,实现农经系统网上办公自动化,切实提高为“三农”服务的水平,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二、任务目标 1、建成农经工作信息化网络体系。通过《桦川农经网》这一网络平台,实现县经管局、乡(镇)经管中心和村级助理会计三级零距离办公,初步建立起县、乡、村上下互通的农经内部办公体系,对在本次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新当选的村助理会计,必须配备电脑实现经管系统网络化办公。 2、农经工作办公条件得到改善。由于村级配备了电脑,加上县经管局、乡(镇)经管中心现有的办公设施,并接入互联网使县经管局对乡(镇)经管中心、乡(镇)对村级的农经工作安排、数字报表、政策宣传、信息发布、工作检查等在网上传递即可,做到及时快捷。 3、农村财会队伍素质得到了提高。村级会计兼任信息员,通过培训和实际工作,可以培养成一名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型农民,会计之间可利用网络进行业务交流与研究,提高自身素质。 4、开展网络交易,为“三农”服好务。网络开通后,可极大地方便农户对政策、科技、优质农资产品的查询以及对本村经济信息的发布,农户可通过网络成交化肥、农机具等,在网上进行土地流转、二手货交易等,使农民通过网络从中得利,按规定信息员必须完成当年为农户代购农用物资的数量,保证每个月为本村农户发布至少二条信息。 三、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推进工作落实。农经管理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基础。省农经总站把桦川县列为农经信息化建设第一批启动县,这是上级业务部门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也是对我县农经信息化建设的鞭策。因此,为进一步完善信息服务手段,加快农经工作信息化进程,县成立以县政府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为组长的农经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县经管局负责组织实施。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各乡(镇)经管中心要制定工作方案,认真抓好本地农经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工作,为我县全面实施农经管理信息化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2、认真规划,搭建网络平台。在信息化建设启动的同时,按照农经管理信息化工程建设的要求,在北方农网信息服务公司的技术支持下,由县经管局负责组建网络信息平台――桦川农经网。网站设有:农经动态、政策法规、通知公告等栏目。并与北方农网、中国农经信息网、省农经信息网等网站并网友情链接,同时开通黑龙江省农经系统办公网,逐步实现网上办公。全县各乡(镇)的村级网页和网上名片在桦川农经网页上传。 3、搞好培训,提高操作技能。村级信息员的电脑操作技能是决定农经信息化能否顺利运行的关键。因此,2009年我们要按照实施步骤中提出的培训内容的安排,从基础培训抓起,由北方农网信息服务公司的网络专家,继续分期分批对村级信息员进行电脑基础操作技能的培训。通过全方位、高密度的培训辅导,来提高村级信息员的电脑操作技能,为农经系统信息化办公、各类信息的采集、发布、反馈等工作提供技术保证。 4、发挥作用,实现网络办公和交易。桦川农经网开通后,正常的农经管理信息化工作在全县铺开,村级信息员切实发挥好网络经纪人和网络终端的群聚作用,带动和影响本地的农户利用网络组织生产和销售。村级信息员的主要职责是: 一是要利用好农经系统网络办公这个平台,来完成好本村的农经管理工作,真正做到工作安排、数字报表、情况调查、财务公开等农经管理工作在网上传递即可,既节省了经费,又做到了及时、准确。 二是要利用好网络平台,为本村和当地农户咨询和发布信息。主要查询农村政策、农业科技、农产品、市场等信息,为本村和农户发布农副产品销售信息、农村二手货信息、农村土地流转等信息。 三是利用北方农网信息员的优势,充分发挥农村网络经纪人的作用,开展有偿服务,为本地农户代购农业生产资料(化肥、农机具等),同时为农户代销农副产品,真正通过网络实现双赢,切实为农民服好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