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昌乐县针对当前农民增收面临的形势,创新思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鼓励自主创业,加强农民培训和科技推广,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
发展农业特色产业。该县立足农业生产的实际,大力推进"一镇一业,一镇几业","一村一业、一村一品",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产业区和经济隆起带。目前,全县西瓜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21.4万亩,奶牛存栏1.3万头,逐渐形成了西瓜、肉鸭、芋头、奶牛、芦笋、草莓和李子等优势农业产业带。以这些特色农产品为依托,打破传统农业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行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到目前,全县共发展各类农业合作组织231个,入社社员2万余人,带动7万户农民挂靠产业化经营,农民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仅红河花生、阿陀粉皮、乔官木板、鄌郚笤帚等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就辐射带动2.5万户农民进入产业链经营,户均年增收1500元。
鼓励自主创业。按照"人人有技能、个个有岗位、家家有产业"的要求,农民的创业活动也如火如荼。红河镇的家庭主妇吴德香靠在外地造纸厂打工的三年经历,从一个仅有4个职工的小厂起步,发展到现在拥有固定资产1亿多元的规模企业,她也成了当地有名的致富带头人。乔官镇北展村党支部书记李新东,规划建设了北展塑料工业园,现已落户企业75家,还带动发展塑料加工外协户20多家,缎带加工外协户30多家,户均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带领当地群众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富民强村的新路子。
加强农民培训和科技推广。为了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更好的促进农民增收,该县在农民培训和农技推广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实施了"百村千户"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沃土工程、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等科技推广示范项目10余个,建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点350个,试验示范基地50多个,发展科技示范村100个、带头户1000个。推广农资新品种300多个,推广节水灌溉、配方施肥、人工授粉等农业新技术、新成果60余项,全县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先后开展了新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培训项目,共培训农民15余万人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000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