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荣成20万亩大花生顺利通过省检查验收的考核验收,荣成市被认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花生)标准化生产基地”。至此,全市通过国家正式认定的花生标准化基地总面积达到50.7万亩,占全市花生常年播种总面积的50%以上。
威海是国内花生的主产区和高产区,常年播种面积在100万亩左右,占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0%以上,产量约25万吨。年出口量和货值分别占到全国总量的10%左右,是威海市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日本是威海市花生出口的最大国际市场,出口量占全市花生出口总量的95%以上,日本的大粒花生90%以上来自威海地区。近年来,为积极应对日本、欧盟等国家地区日渐提高的国际农产品贸易壁垒,各级农业部门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建设出口花生标准化基地,不断提高花生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努力突破国际市场的绿色壁垒。具体工作中:
一是切实加强关键技术研究推广。积极开展花生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建立健全适合地方特点的生产操作规程。重点针对日本市场要求,科学确定农药、化肥的使用品种和剂量,开展除草剂进行使用量和使用方法的试验,拟订花生良好操作规程(GAP);严格控制乙草胺使用和黄曲霉毒素产生的关键环节,从源头上防止农残污染。建立花生良种繁育基地2万亩,开展新品种选育试验和示范推广,加快品种更新换代步伐。
二是积极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在全市建立大型花生标准化生产基地15个,总面积超过全市花生产生播种总面积的50%,并全部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在基地生产管理上,各级农业部门加强技术指导,严格检测产地环境的土壤、水源,推行科学的生产管理制度,普遍建立了生产档案,按照规程适时收获、及时晾晒、安全储藏、科学脱壳、适期出口,确保花生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三是全面推行区域化管理。在全省率先建立健全了市县两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加大对全市1400多家农资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管力度,严厉查处违禁农药,规范农资市场,实施源头堵截。制定下发了《威海市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对全市农产品生产基地普遍进行登记备案,与基地签订质量安全责任书,指导基地建立健全田间生产档案,实行投入品安全使用制度、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和责任人追究制度。采取定期检测和不定期抽检相结合的方式,对花生产品组织监督抽查,检测内容涵盖了生产环境、投入品、产品的各个环节,确保进入进入的产品全部达到质量要求。
四是大力实施品牌化发展。制定奖励政策,对通过国家质量认证的产品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特别是对通过国际认证的给予了较高金额的奖励。政策的实施带动了全市花生产品质量认证快速发展。截止目前,全市有13个出口加工企业的68个产品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其中通过国际有机食品认证的产品38个,占认证产品数的56%。“威海大花生”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登记,有力地促进了威海市花生名牌战略的实施。 |